药学专家揭示静脉输液的利弊

发布时间: 2015-12-29      访问次数: 332

 

中国好军医健康话题合理用药 / 正文


药学专家揭示静脉输液的利弊

来源:解放军第306医院责任编辑:郝思嘉 

2015-11-28 10:051

专家介绍:张捷,史宁,吴久鸿,常李荣,解放军第306医院药学部

在许多国家,静脉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给药方式;而在我国,输液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普遍的重要给药方法1998年中国化学药品工业协会统计的输液生产数量是19亿瓶,加上医院自制输液四五亿瓶,总共不过24亿瓶,平均到每个人身上不到两瓶。当时企业的目标是通过扩大生产和降低价格,以求赶上国外平均水平(23瓶),满足国内患者需要。可是自1998年到2009年,短短11年间,中国输液用量突飞猛进,年均增长率近20%,输液成为与抗生素、针剂、片剂等并列的医药行业五大制剂之一。中国输液产量增长了4倍多,国家发改委透露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到2012年已达到130亿瓶,相当于每人10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

面对诸多问题,20151117江苏省卫计委宣布,到2016年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将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借以遏制静脉输液的不合理使用。

静脉输液的误区

1、输液效果好,见效快,大病需要,小病更可以迅速恢复健康。

2、定期输液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3、其他患者在输液,我和他病情差不多为什么不给我用,只开点口服药就完事了?

4、现在科技发达,使用的输液质量有保证,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静脉输液的好处

1、易将药物达到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

2、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

3、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以及无法经肠内给予的静脉营养的补充。

 

 

静脉输液的弊端

1、处理不当易产生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感染。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危害生命。

2、药物过量或滴注过快,易产生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尤为突出因它引起的不良反应预见性差,如果缺乏相应的抢救措施,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抢救难度大,容易危及生命。201451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31.7万份,其中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9.1万份。其中按药品剂型统计,注射剂占58.7%,远远高于口服制剂的37.3%;尤其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更占到74.3%,比总体报告中的比例高出14.5个百分点。

3、持续性的过量输注,易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电解质失衡。

4、医源性疾病的增多。输液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易将病毒细菌带入体内。输液直接穿透皮肤屏障,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医疗环境中不能做到完全无菌,则会导致交叉感染。

5、注射剂微粒会在体内积蓄,常输液体内会长肉芽肿。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输液过程中,药物中很多微粒会进入到人体血管内,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直径只有47微米,药物中的微粒常会大过这个数值,隐匿性微粒污染的危害具有潜在性和持久性。微粒会引起所在区域肌肉组织,静脉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痛、硬结或血栓性静脉炎,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大,形成肉芽肿。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血液中微粒的碰撞作用,引起血小板减少;大量微粒刺激产生致热原,会引发热原样反应。

 

 

如何正确选择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主要包括口服、肌肉(及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口服药物进入胃部后,有人体吸收接纳的过程,最安全,但口服药物起效较缓慢;肌肉注射则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里,逐步流到血液,较口服药物起效快,但对青少年来说其臀肌发育不成熟,如果肌肉注射次数越多就越易导致肌纤维坏死,严重者将会影响骨骼发育;静脉给药作为一种持续的静脉注射,与口服药及肌肉注射相比确实有疗效快疗程短的优势。所以在考虑治疗方案的时候医生会选择输液这种既能快速起效又看上去相对安全的疗法。静脉给药之所以快,就是在于药物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血液,但也就是这种优势成了医务人员忽视而患者并不很了解的风险。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合理用药原则。了解一下生病后如何选择服药方式,对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针对不同病症。根据药物动力学特点,结合临床病症选择给药途径。氢化可的松用于严重中毒性感染时,应大剂量静脉滴注;用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应小剂量口服。庆大霉素用于肠道感染应口服给药,用于绿脓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应注射给药。在临床抢救和治疗住院患者时液体直接进入静脉,药效快,利用率高;还可以控制液体和药物的输入速度和剂量。

2、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对理化性质稳定、耐酸耐霉的药物,可选口服给药方式,如阿司匹林、氨苄青霉素;对理化性质不稳定,如胰岛素等多肽类药物在胃肠道中受到酶破坏而被分解,链霉素在胃肠道中不被吸收,这类药物宜制成注射液;对首过效应大(在肝脏内易被破坏)的药物,应避免口服给药,如硝酸甘油舌下片,睾丸素贴片等等。

3、针对不同个体及疾病情况。老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首选口服制剂长期用药,既安全方便又经济实惠,如复方丹参片(滴丸),硝苯地平片等。不过,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药物代谢慢,用药应适当减量,尤其是许多中老年人青睐的万金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可能会弊大于利。儿童对于药物反应较敏感,用法用量要谨慎,不能为了尽快见效随意加大剂量,如果长期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易造成抗生素耐药,破坏儿童体内正常菌群,引起二重感染,损害儿童身体器官,尤其是肝肾损害,影响造血功能。因此,儿童轻中度感冒咳嗽应首选口服药,如小儿感冒颗粒、儿童清肺口服液等。

不适当地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是医院内安全注射的一大隐患,然而合理的使用静脉输液需完善医、药、护之间的协作,以及加强对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安全注射教育,形成倡导合理用药的社会大环境。